我拒绝了1000美金,只收了200元,但这才是复利之城该做的事情
今天下午4点30分,一个人力资源创业者通过公众号加我微信。他咨询我的年费社群,有意愿支付1000美元。
我拒绝了。
原因很简单:
他太小白了,而我的社群,信息密度太高,没有alpha消息时,大家又都忙自己的事情(看看上面的末尾三张图片就知道了)。
——
这不是我第一次拒绝1000美金的收入,加起来估计有50人以上了。
但这是我第一次特别清楚地感受到:
“真正的长期主义,是做减法。”
如果为了眼前的1000刀,收了一个信息差太大的小白,
那群里的老朋友交流会变得困难,氛围会变得奇怪,支持系统的信任结构也会被稀释。
这不是蓝星的群该有的样子。
⸻
听他说在学习AI,我建议他去听我这周六的 AI 智能体的 使用经验分享,收费 200 块,他立马转账,后面说:
「这个客观中肯的回复已经帮我省了1000刀啦」
我回他一句:
「收费1块钱,要让对方有10块钱的价值感,不然口碑不好。」
⸻
我的战略营销顾问小亿,也是蓝星的合伙人评价这位人力资源创业者说:自我介绍很专业,这种就值得长期合作。
你看,从一件小事,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值得合作,这就是他能带好几个企业从 0 到 1 的底蕴所在,我庆幸我 8 年前向小亿付费了 99 块,学习他的内容流量模型,然后交朋友一直到今年他成为了我的战略顾问!
提到收钱,我曾犯过一个很大的错误:
什么人的钱都收,然后获得了反噬!
要明白,有些流量是有毒的,要越早远离越好!
现在我越来越清楚,一个真正能长期陪跑的支持系统,一定要基于价值观、行动力、愿力的同频。
不是人越多越好,而是深度互动的朋友越多越好。
这就像“复利之城”的建设:
一开始,是选地基、定方向、立结构,不能让一个建筑图纸为了讨好所有人而变形。
⸻
今天的这段经历,也让我更坚定:
1. 只做长期主义的产品
2. 只结交认知节奏相近的朋友
3. 只孵化真正能沉淀复利的人
4. 每一次交流,都是一砖一瓦,在复利之城的蓝图上。
⸻
蓝星小结|你可以拿走的心法
做支持系统,一定要先敢于拒绝,才能保护深度;
做0度社交,一定要先垫好底层信任,才能构建合作;
做复利之城,一定要拒绝一切表面热闹的短期生意。
⸻
📌 如果你也在思考“打造长期有复利的社交+内容结构”,关注我公众号【蓝星网络笔记】
我们一起用真实表达,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复利之城。